生物科学专业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生命科学学院创建于1983年。秉承着“物承生命,生生不息,向上向善,求真务实”的生科精神,已培养了大批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由1983年开始招生的生物教育专业发展而来,是学校A级本科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省内知名中小学生物学教师培养和生物科学精英人才输送基地。2018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列为山东省师范专业认证试点专业。2020年成为山东省9个师范专业认证进校考察的唯一一个生物科学类专业。
师资配备精良豪华。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1人,具有海外留学及学术研究背景的教师3人,博士后4人。先后有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枣庄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枣庄学院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教研并重成果丰硕。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拥有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2门,校级双语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以及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优秀教学团队。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改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0人次。教师主持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其中山东省教学改革课题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家项目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国家星火计划等项目15项,横向课题28项;到账经费600余万元,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3项;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个,枣庄市重点实验室、枣庄市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
课程思政全员覆盖。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形成育人协同效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教学实践升级完备。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构建了分年级(N)、按专项(Z)、设竞赛(J)分层次逐步提升的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培养模式与后疫情时代师范专业“3+X双线互融”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建构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践体系,确定教育实践总体目标以及见习、研习、实习各分环节目标。以实践目标为依据设定各环节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线上+线下实施程序设计,对实践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建立多元性评价标准体系。双线混融的教育实践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实践先理论后实践的固定式,使理论与实践环节相互贯通,贯穿于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并解决传统教育实践过程性信息反馈不足、过程性评价不足问题,对教育实践实行双线互融的全过程指导与有效监管。
教学技能多点开花。为培养更多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提高我院师范类学生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将厚植乡村教育情怀“我的教师梦”的演讲比赛、融入“产出导向”的“慧心巧思”教具制作大赛、提高书写规范,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的三笔字大赛,培养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的从业技能大赛与生物学教学技能大赛等组合成师范生综合素质系列赛,加上平时每周一板的粉笔字、中学生物学实验开放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在我院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生物科学专业共建有实习基地(点)30余处,其中包括枣庄市第十五中学、第九中学、勤为中学、渴口中学等初高中学校,每年还会去往新疆、枣庄市山亭区等地区中小学进行大学生义务支教,多元化的教育实习基地可满足学生专业教育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技能的培养。
长风破浪一生甘,墨圣故里四海联。
十年磨砺挂云帆,九龙山下笑开颜。